工信部最新重磅政策,7个传感器中试平台开建(附全名单)
昨日(5月8日),工信部发布《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公告,正式公示首批国家级重点培育中试验证平台。
首批国家级的中试平台涉及原材料工业领域、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领域、信息技术领域、新兴和未来产业、共性需求领域等6大领域34个行业,共计242个中试平台,其中,传感器产业有7个中试平台进入名单中,后文附全名单。
中试平台建设是为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而制定的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又一重磅国策。
2024年1月,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政策正式出台;2024年9月,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布局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的通知》,中试平台建设进入落地阶段。建设目标显示:
围绕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领域,引导有条件的建设主体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建设模式、发展策略和举措,“一类一策”推进中试平台建设。计划到2027年,在有条件的地方培育建设一批省部级制造业中试平台,遴选认定若干个辐射范围大、转化能力强、发展机制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制造业中试平台,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技术成果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切实提高创新成果技术价值和质量水平,加快解决成果转化落地难题,显著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什么是中试平台?
中试平台是中试验证平台的简称,有些类似芯片流片过程中,研发线、中试线到量产线的概念,相关文件指出:
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制造业中试平台是由企业、专业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主体以市场机制为牵引自愿建设、自主结合,为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提供中试服务的法人实体,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中试平台的主要功能是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需求,汇聚各类产业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供技术研发转化、性能工艺改进、工艺放大熟化、产品型式试验、产品性能测试、小批量试生产、仪器设备共享、设备应用验证等专业化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对产业科技创新发挥战略支撑引领作用。
显然,制造业中试平台将聚焦先进科技领域、关键“卡脖子”技术,突破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瓶颈,加速先进科技的产业化进展。
聚焦到传感器产业,共有7个传感器中试平台进入名单,其中5个传感器中试平台归属于仪器仪表(全部8家),2个传感器中试平台归属于集成电路(全部10家),这些传感器中试平台有:
中国传感谷智能传感器中试平台
归属:装备制造领域-仪器仪表
所在地:安徽
承担单位:安徽北方华鑫智感科技有限公司
华鑫智感是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成立于2024年3月,注册资本9000万元,其中,微电子院持股60%。
华鑫智感依托北方微电子院传感器芯片技术和平台优势,重点从事力敏、磁敏等类型的智能传感器、专用电路和整机类产品应用开发。华鑫智感建设有品种类别涵盖全、国产芯片配套多的传感器产品体系,与国内200多家企业有着密切合作。资料显示,华鑫智感2024年成立当年产值就达到2亿多元,截止2025年4月,订单实现翻倍增长。
安徽北方微电子院拥有领先的6/8英寸体硅MEMS微系统工艺平台,自主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4套工艺技术体系,系统解决了MEMS制造领域技术短板,先后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00余项、发明专利400余件,是国内中高端MEMS技术与产品的头部企业。
中国传感谷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蚌埠是我国传感器技术发展和创新的策源地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初,已是中国三大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之一,拥有完善的传感器研发生产体系,是安徽省唯一、全国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集成电路及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当前,中国传感谷汇聚了北方微电子院、希磁科技、芯动联科等中国传感器产业领军企业,目标打造成自主可控芯体最多、传感器种类最全、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
汽车传感器中试平台
归属:装备制造领域-仪器仪表
所在地:吉林
承担单位:吉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12月,吉林工研院和吉林工研院集团公司揭牌成立。吉林工研院是吉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目标是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同时,吉林工研院集团公司作为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营的主体成立。
目前,吉林工研院已建立了人工智能及智能机器人、光电子及智能传感器、汽车电子及新型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医药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仪表功能材料及特种传感器中试平台
归属:装备制造领域-仪器仪表
所在地:重庆
承担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材院前身是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成立于1961年,原属机械工业部直属一类研究所,1999年改制转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重材院是我国专门从事功能材料共性基础技术、工程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已建成特种合金材料、金属功能材料元件、贵金属材料、难熔金属材料、特种陶瓷材料制品、传感器敏感材料及元件、特种传感器等7 条科研中试生产线。在特种合金、金属功能材料、测温材料、特殊用途传感器四个专业领域有显著的优势地位。
高精度光栅尺制造与应用中试平台
归属:装备制造领域-仪器仪表
所在地:吉林
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长春光机所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光学专业研究机构,被誉为新中国“光学的摇篮”,曾研发出1秒精度大地测量经纬仪、1微米精度万能工具显微镜、大型石英摄谱仪、中型电子显微镜、中子晶体谱仪、地形测量用多倍航摄投影仪、光电测距仪和高温金相显微镜、融化态光学玻璃等先进光学仪器设备。
光栅尺是利用光栅的光学原理进行测量的高精度光学位移传感器,光栅尺经常应用于数控机床的闭环伺服系统中,可用作直线位移或者角位移的检测,其中,绝对式光栅尺是闭环数控系统核心功能部件。多年来,长春广机所在光栅尺研制方面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打破了绝对式光栅尺需求完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填补国内空白。
机械工业仪综所工业 MEMS 传感器中试平台
归属:装备制造领域-仪器仪表
所在地:北京
承担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仪综所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举办的事业单位,成立于1980年,仪综所承担工业信息化底层技术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测量控制与自动化、科学仪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综合性科研职能任务。
仪综所传感与仪器中心专业从事高端MEMS/NEMS传感器研发,特种测试仪器装备开发,微纳加工,装备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评估,以及高端仪器设备可靠性测试、提升和使用期限评价等技术研究。
此前,仪综所曾参与“MEMS超声换能器元件及传感器”项目等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
12 寸智能传感器特色工艺中试平台
归属:信息技术领域-集成电路
所在地:上海
承担单位:上海芯物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
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是由工信部于2018年6月批复成立的一家以智能传感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中试为主要目标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其运营主体为上海芯物科技有限公司。芯物科技建设了国内首条以国产设备为主的12英寸先进传感器中试线,具备晶圆键合、晶圆减薄、干湿法刻蚀、物理和化学气相沉积、原子层沉积、化学机械研磨、湿法清洗、自动化量测等先进传感器和晶圆级3D集成技术的核心工艺能力。
8 英寸光电融合特色工艺及设备物料验证中试平台
归属:信息技术领域-集成电路
所在地:重庆
承担单位:联合微电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联合微电子是重庆市政府倾力打造的国家级国际化新型研发机构,于2018年10月注册成立,首期投资超30亿元。 CUMEC 公司针对国家微电子行业高端发展的需求,着力打造集技术、产品和工艺为一体的光电融合高端特色工艺平台,以硅基光电子、微系统先进封装、多光谱探测、碳基集成电路等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为核心,探索“超越摩尔”的行业发展模式,已建成国内首个开放硅基光电子、微系统先进封装等工艺的光电集成高端特色工艺平台,中试产能3000片/月,已经对外发布7套工艺PDK,器件性能和工艺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依托自主工艺平台,开发了硅光集成光陀螺、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等典型产品,2024年底可实现批量应用;引领国内光电融合仿真工具(EPDA)开发,在光FPGA、光AI等前沿技术方向取得核心突破。建设有西南地区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硅基混合集成创新中心)。
2025年4月,联合微电子中心成功研发出硅光集成光纤陀螺收发芯片,并开始量产,联合微电子中心成为西部地区唯一能够批量生产硅光陀螺仪光学组件的企业。
附录-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全)